通過梳理,筆者認為后期精軋管市場將進入供需兩弱的格局。因此,判斷供需面到底對精軋管價格構成利多還是利空影響,需要綜合供需兩端來分析。
首先,要盡可能準確地判斷房地產投資回落對鋼價的影響。一是要考慮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的幅度,按照第三季度呈現出的韌性,筆者推測第四季度房地產投資回落的幅度也不會太大。結合歷史數據來看,筆者認為,若第四季度房地產增速能維持在7%之上,則其對鋼價的利空影響可能會被消化。二是,9月份精軋管求轉弱疊加環保政策影響精軋管需求的預期,誘發鋼價出現一波明顯的下跌,這相當于需求轉弱這一利空因素對市場價格的一次測試,而這次測試的低點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換句話說,只要后期需求端轉弱的程度沒有超出9月中旬的預期程度,則3500元/噸可作為一個參考低點。概括來說,需求轉弱對鋼價的作用可能是抑制其上漲,而非加快其下跌。
其次,供應端收縮對鋼價的影響也需要進一步明確。如上所述,“2+26”城市限產政策可能會造成供應端10%以上的降幅,即3000萬噸左右的減量。這一減量只要沒被有效填補,則鋼材的供應缺口就可能出現。填補的一大來源是出口資源的回流,按照前9個月出口量下降2552萬噸計算,采暖季限產期間(4個月)出口資源回流量在1100萬噸左右。
填補的另一大來源可能是庫存的消耗。當前,研究鋼材市場可以參照的庫存指標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鋼材社會庫存,一個是重點鋼鐵企業鋼材庫存。最新的數據顯示,10月下旬,鋼材社會庫存量為1005.64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10.7%。其中,螺紋鋼社會庫存量在449.6萬噸左右,較去年同期增長9.7%。鋼協的數據顯示,9月下旬重點鋼鐵企業鋼材庫存量在1221.11萬噸左右,較去年同期下降3.7%。
社會庫存反映了中間商環節,而重點鋼企庫存反映的是生產商環節。當前生產環節庫存同比呈現下降狀態,中間環節庫存同比呈現增長狀態。結合歷史數據來看,筆者認為當前庫存水平并不算高。與2016年初的低庫存水平相比,當前鋼材社會庫存增加150萬噸左右,重點鋼企庫存則僅高出20萬噸。而2016年初鋼材社會庫存創出幾年低點之后,精軋管價格就開始了持續至今的趨勢性上漲行情。
也就是說,出口資源回流和當前的精軋管庫存水平,根本無法彌補限產帶來的供應缺口,只要需求不出現明顯超預期的下降,一旦限產全面啟動,精軋管價格就有望獲得支撐而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