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鋼需”再現蓬勃之勢
工業機器人是廣泛用于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具有一定的自動性,可依靠自身的動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實現各種工業加工制造功能。中國機器人市場發展較快,市場規模約占全球市場三分之一, 也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去年新冠疫情的爆發給工業機器人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一舉突破了60億美元。
在疫情的影響下,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走出2019年的低谷,重啟高增長模式,這主要是由于有兩大助推器,其一是疫情影響下工業機器人替代人工進程的加速。自2013年以來,我國制造業人數不斷減少,同時勞動力成本逐年提升,導致制造業企業的盈利空間不斷壓縮。隨著制造業勞動力人數降低工資上升,制造業提高效率是必然趨勢,高效靈活的機器人就成了不二選擇,機器人替代人工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加,但由于疫情的影響,這一進程呈現了明顯的加速化。而且隨著制造業的升級轉型,技術與產品更新速度變快,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同時市場需求的個性化,對生產系統的柔性要求不斷提升,未來智慧工廠的發展前景持續向好,“機器換人”將會成為未來十年我國制造行業轉型升級的主旋律。
精軋管,精軋鋼管,精軋無縫管,精軋無縫鋼管,精軋光亮管,無錫精軋無縫鋼管廠
其二是在“雙循環”戰略下的工業機器人國產化替代效應正在發酵。近年來,國內廠商攻克了核心零部件領域的部分難題,國產核心零部件的應用程度不斷提升,繼汽車、3C 電子行業后,衛浴陶瓷、金屬加工、家具家電等通用工業領域開始成為中國工業機器人的新增市場主力。工業機器人在新興應用領域也開始逐步放量,工業機器人的使用密度也正在提升,我國工業機器人密度在2017年達到97臺/萬人,已經超過全球平均水平,預計我國機器人密度將在2021年突破130臺/萬人,達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未來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是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必經之路,而制造業升級的根基在于自動化的普及,自動化的基本環節是工業機器人滲透率的提升,因此未來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發展空間依然廣闊。